“生长的图书馆”李勇摄影绘画艺术展开展 香蕉伊煮在人线2023红杏张新民等出席

发布时间: 2023-10-10 浏览次数: 10

    109日,由贵州省图书馆主办、以生长的图书馆 一个人一本书一座馆为主题的李勇摄影绘画艺术展在贵州省图书馆北馆开展。展览分为贵州省图书馆建设纪念图片展、李勇绘画作品展两部分,分别展出了李勇拍摄的贵州省图书馆北馆建设中的纪实影像和绘画作品。

    李勇,山东茌平人,1980年参加工作,高级经济师,1988年毕业于贵州大学,2006年获香港大学工商管理(国际)硕士学位。出版有诗集《走在路上》、诗画集《经受今生》《花开见佛》及《中国当代艺术家系列画集·第四辑·李勇》等。贵州省作家协会会员,贵州省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诗歌学会会员。

    贵州省图书馆北馆位于观山湖区林城东路中段,总建筑面积约7.9万平方米。该馆于201811月开工,20201231日开馆。2年多来,李勇每半个月到工地现场持续地用手机拍摄。他拍下了数千张场馆建设的影像,记录了该馆从无到有的过程,见证的这座图书馆的生长。其间,他在微信朋友圈按期发布了54期影像图片,引发了社会和众多人士的关注。此次展出的摄影作品就是他发布的54期影像。

    一座好的图书馆,就是见证一个地区一个国家乃至人类文明的圣地。贵州省图书馆(新馆)的兴建,让李勇感到兴奋。作为诗人、艺术家的李勇,敏感地抓住生长的图书馆这一主题,通过对贵州省图书馆建造过程的跟踪拍摄,详尽记录图书馆在时间流逝中的生长变化来表达对知识的崇尚、敬畏。同时,也体现了期待未来的理想和愿望。

    展览勾起了贵州省建筑设计研究院总规划师、贵州省图书馆北馆设计师刘兆丰的许多回忆。他想起了凌晨三点的工地,充满感动。在他看来,李勇不是简单地拍摄,而是以艺术家的视角拍摄,向观众呈现了他的对公共文化建筑的深入记录和观察。

    “‘生长的图书馆是个非同寻常的艺术展。在策展人李向明看来,李勇通过自己的著作、绘画、摄影乃至行为,与一座图书馆的生长过程融为一体,构成了一种异样的视觉形式。这犹如一个导读器,引领观众对人与知识、社会与文明等问题的联想思考,隐喻人、书、馆之间演化的深层关系。既是一次自我心结的亮相,也是一场哲学意味的符号化解读。

    “李勇用影像语言通过现场行为方式,呈现了一个图书馆从动土开工到建设开馆的整个过程。艺术批评家贾方舟表示,这样长时间的在场记录更像是一场观念艺术,从一个人的视角观察一个城市的发展,让我们看到一个图书馆犹如一个人的生命在这个世上充满生机的生长着。艺术需要表达,需要有更多可能性的表达,对一个新生的图书馆由始至终的真实地把每一个场景动态呈现出来,这个图书馆的生命也就原生的走到了观众面前。

    “这场展览既有摄影作品、又有绘画作品,还有行为艺术,像是贵阳怪噜饭,让人味觉丰富。《贵州都市报》原总编辑彭晓勇表示,观看完展览对李勇这段时间的艺术成果有了阶段性的认识和感受。 

    文化学者张新民评价说,李勇能诗能画,是随时随处表达自我的人,他的绘画或图像语言有生命感。

    “他似乎开了天眼,能看见常人看不见的东西。文化学者刘雍评价说,李勇的诗属于边缘诗派,他的画属于当代表现主义画派,他在创作中遵从内省的想法。诗画中表现出了无心无相无我有我

    活动现场,李勇还和朋友通过共读李勇诗画集《你和我》一起完成了一场行为艺术展。图书馆的建设就像一棵树的成长,又从一棵树变成一片森林。李勇说,他眼中的图书馆是有生命的。他希望通过艺术的方式,呈现出他对图书馆的认知和对艺术的理解。

 

原标题:生长的图书馆李勇摄影绘画艺术展在贵州省图书馆开展

文、图/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赵相康 编辑/陆青剑 二审/曹雯 三审/黄蔚

原载:贵州日报报刊社官方新闻客户端“天眼”新闻 2023-10-09

编发:中国文化书院(阳明文化研究院)中华传统文化与贵州地域文化研究中心 办公室 经授权转载

 
 
版权所有:香蕉伊煮在人线2023红杏(阳明文化研究院)    

电话:0851-83623539 传真:0851-83620119 邮箱:whsy@gzu.edu.cn

地址:贵州省贵阳市贵州大学(北区)中国文化书院